跳到主要內容

聖嘉祿兄弟會介紹(Fraternità San Carlo)

以熱忱彰顯基督光榮

在1985年9月14日屬於共融與釋放運動(CL)的康邁幸蒙席(朱撒尼神父的學生)和其他五位神父在羅馬成立了一個基督信徒的聖職善會-「聖嘉祿兄弟會」。康邁幸神父曾說:「我們即使分散在世界各地,相隔甚遠,但是我們永遠在一起。」

主保聖人聖嘉祿及修會精神

聖嘉祿‧鮑榮茂 (1538-1584) 是位義大利米蘭主教。當時16世紀的天主教會處於困境之中(包括:聖職人員的俗化及新教徒的分裂)。在著名的特倫托(Trento)大公會議中,聖嘉祿作出了不可或缺的貢獻。且當米蘭爆發可怕的瘟疫時,所有的官僚紛紛離城逃避,但是聖嘉祿主教不顧生命危險,決定留在米蘭,負責各種救濟與治癒的工作,並為貧困者開設學校及醫院。

他在教區內致力整頓紀律,重振神職人員及信友的信仰生活。開辦教區修院,成為其他修院的模範;又為培育兒童的信仰設立「兒童主日學」,嘉祿可說是「主日學」的鼻祖。

聖嘉祿曾說:「如果我們希望在服務上主的事上有所精進的話,我們一定要以新的熱情來開始我們每日的生活。我們一定要盡力讓自己處於主的臨在中,而且在我們的行動不可有其他目的,我們的行動只是單單為了光榮天主而作。」選擇聖嘉祿為主保,就是因為他的熱忱與為教會悔改作出的貢獻。

聖嘉祿兄弟會的三個代表精神

聖嘉祿兄弟會的目標是將共融與釋放的精神落實在聖職人員的生活裡,尤其在為了向世界各地傳報福音的工作中。並於2007年成立聖嘉祿傳教修女會。
聖嘉祿兄弟會的三個代表精神:

  • 兄弟會修會的神父們共同生活,每家至少有三位。共融生活不只為了傳教工作的支持,也是為了持續悔改與成聖最重要的道路。
  • 聖職首先透過耶穌在每一位神父生活上的改變,讓耶穌此時此刻臨在於人間。天主召叫他們陪伴每一個人,分享他們的痛苦,喜樂與問題。特別透過感恩祭與其他的聖事成為天主慈悲的工具。
  • 傳教每位成員願意按照教會的需求到全世界去傳教(需要經由總會長與主教的允許)。但傳教並不需要一個特別的天賦。單純地和每個人分享我們接受到的恩寵,亦即與耶穌基督的相遇。

「親愛的兄弟和朋友,你們要繼續到世界各地去,把來自基督聖心的共融帶給所有的人!」

是教宗本篤十六世於2011年接見聖嘉祿兄弟會時給所有弟兄的鼓勵。


聖嘉祿兄弟會在台灣的服務

目前聖嘉祿兄弟會在全世界各地約有130位神父與40位修士,分派在25個國家。而在台灣服務的聖嘉祿兄弟會則是在1999年受狄剛總主教邀請到台北總教區,因此聖嘉祿兄弟會會長康邁幸蒙席決定派博義道、文德昇、柯士達等三位神父到台北學中文,且準備在輔仁大學與堂區服務。從2002年至今都有神父們在輔大外語學院義文系教書。現今有柯士達神父、安吉恩神父、沈祈安神父及王新盟神父,共四位神父。沈神父在新莊聖保祿天主堂擔任本堂神父,王神父目前則擔任泰山聖方濟沙勿略天主堂本堂神父,柯神父則擔任聖嘉祿兄弟會台灣區的會長。

由共融與釋放運動而生的聖嘉祿兄弟會以福音宣講、教理講授、團體生活、推廣「共融與釋放」的精神為重點。


認識共融與釋放運動

共融與釋放運動(Communion and Liberation, CL)的宗旨是:天主是愛,天主是共融。耶穌來世為了讓我們分享與天主的共融,也讓我們得到自由,得到救贖。我們團體的特點是:文化、行愛德、傳教。每周一天晚上分別在台大、輔大與新莊堂有「團體學校」的定期聚會,內容在於閱讀及透過提供的文章做個人經驗默想,並從別人的經驗中學習信仰與生活的關係,此聚會的運作如同一個學校:首先,需要有學習的意願;第二,需要以個人經驗,用較嚴肅與真誠的態度,表達天主奧秘在自身的作工,也就是用個人的改變作見證。閱讀的文章大多是CL運動的創辦人朱撒尼神父所著。


每個週末有愛德活動,是為了學習耶穌怎麼愛別人、怎麼對待別人。目前服務的地點在泰山一間養老院,我們去唱歌和陪老人家聊天。因此我們不只閱讀更勉勵自己將其精神實踐於生活中。


一位共融朋友的心得分享/廖心慈 Allegra

回想起當初加入共融與釋放運動是受安吉恩神父之邀,第一次的聚會我就被那歡樂的音樂和大家的熱情深深吸引,那次的主題是「期待」,我們在討論「我」的本質,談到人都是活在期待中,生命對我們而言是一種許諾。大家都渴望得到真正的喜樂這份禮物,這種期待我在共融的朋友們身上看到了,他們真心又謙卑的渴望改變了他們的目光,我就是一直跟隨這美麗的目光,到現在,然後直到永遠。CL對我來說就像第二個家,剛認識一個義大利家庭的時候,我的義大利文還不是很好,雖然在語言溝通上會有些隔閡,卻無法阻擋我們想認識彼此、成為朋友的心,而且每次的見面或離別,都會給彼此大大的擁抱,人的溫度總是能使人與人的情感迅速升溫,而今年年初,我帶著所有朋友滿滿的祝福和愛到義大利交換半年。

剛踏進一個陌生的國度一定會緊張害怕,但漸漸地才會開始熟悉,甚至產生感情,真的幸好有共融的幫忙,讓我更快地進入狀況,然後愛上那個美麗的國度。在那裡我去拜訪了許多在台灣因CL結交的朋友,如此我能真正體會到當地的生活、飲食、文化等;我也有去參加西也納大學生的團體學校,老實說每次聚會閱讀朱撒尼神父的文章時我都有如鴨子聽雷,會後我們和在台灣一樣,最常做的事就是一起吃飯,(台灣的共融朋友曾分享說:因為一起用餐才像一個家。沒想到我的家居然擴大到這麼遙遠的地方!)餐中彼此閒聊,曾有個朋友問我為什麼妳都聽不懂,但妳仍然一直參加聚會?這個問題我到現在都還沒有個答案,不過我想除了是因為這份美麗的友誼外,有時候不需要真正讀懂朱撒尼神父的書,這群真誠的朋友就像活書一般,真實在我眼前體現出那些所謂人性與基督精神。

關於天主教,因為加入共融後才有所接觸,加上又去義大利這個天主教的國家,也參觀不少聖堂,進而感受到它的美。在這之前,天主教對我來說就只是個抽象的名詞,透過共融,我與天主有了第一次的相遇,祂存在於祂的每個使徒中,我從他們眼裡看到喜樂和天主的愛,每次和他們在一起心裡會很平靜也有被愛的感覺。在回國之後受朋友之邀去慕道班,對天主教有更多的了解,我不知道自己未來也會成為天主的羔羊,曾聽過一個很美的比喻說:我們每個人都是太陽的每道光芒,太陽就是我們心中的那份平靜,對有些人來說是天主、有人可能是某個佛祖等,當我們離太陽越近時,和身邊的人也拉近距離。在追求自身安寧或那份喜樂,我們也都需要某個彼此,一起共享生命的美好,所以我認為任何宗教都殊途同歸,重要的是我們在一起!我要感謝天主,讓我能如此幸運擁有這份珍貴的禮物,送給我這美麗的友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