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活動報導】「超越時空的家就在看見天主臨在與作工的地方」聖嘉祿兄弟會總會長訪台行程共融與釋放團體見面會

聖嘉祿兄弟會目前在台服務有4位神父與義大利總會訪台的神父,共同參與了共融與釋放團體的見面會。分別為泰山聖方濟沙勿略天主堂本堂安吉恩神父(左1)、新莊聖保祿天主堂副本堂王新盟神父(左2)、聖嘉祿兄弟會修道院院長孔天予神父(左3)、聖嘉祿兄弟會總會會長石保祿神父(左4)、聖嘉祿兄弟會台灣分會會長柯士達神父(右2)、新莊聖保祿天主堂本堂沈祈安神父(右1)、(潘逸文攝)

聖嘉祿兄弟會總會長石保祿神父Fr. Paolo Sottopietra與聖嘉祿兄弟會修道院院長孔天予神父Fr. Donato Contuzzi,由義大利羅馬來台訪問,於10月22日(六)假新莊聖保祿天主堂舉行共融與釋放團體見面會,為來台近2星期的訪問行程揭開序幕。於會中自我分享,內容包括:與「共融與釋放團體」相遇的初體驗、透過朱撒尼神父以及所創立的團體認識在生活中的耶穌,與自身生命的改變歷程。

[CL台灣分會 記者鍾奇芳/新莊報導] 歡慶聖嘉祿主保日即將到來,聖嘉祿兄弟會總會長石保祿神父Fr. Paolo Sottopietra與聖嘉祿兄弟會修道院院長孔天予神父Fr. Donato Contuzzi,由義大利羅馬來台訪問。10月22日早上於新莊聖保祿天主堂,舉行共融與釋放團體見面會,來自台北、台中、新莊、泰山與輔仁大學的團體學校(定期聚會的名稱)成員,歡聚一堂。

台灣分會會長柯士達神父表示,我們透過教會與耶穌相遇是十分具體的事。耶穌不只是過去的事,雖然祂是歷史上的人物,但此時此刻在教會與祂相遇,我們透過這個經驗進入了教會2000年的傳統,變成了現在。同樣的場地聚會,隨時間前進,人事物皆已物換星移,孔神父前次是在這裡帶領我們避靜,現今是以修院院長身分來台訪問。我們珍惜每次的相遇,感謝兩位來台訪問的神父帶來的分享:

「來自遙遠國度的我能與大家有深切親密的分享,是因為你們跟我一樣,曾經與朱撒尼神父相遇,他改變了我們的生活。這聽起來雖然很怪,但我們確實如此……」-石保祿神父

石神父談起自己和共融與釋放團體相遇的經驗,是在高中的時期。出生在義大利北部的山區,父母都是主日學老師,父母提供天主教信仰上的教育,透過父母學會祈禱,用很簡單的方式活出信仰。在這樣的環境漸漸長大,雖能聽懂神父講道,但對於神父描述的詞彙用語感到抽象。經常反思這些詞彙對自己的意義為何?卻找不到一個屬於自己生活上真正的答覆。

直到上了高中,當時是1981年蘇聯侵略波蘭,時勢如同現在的俄烏戰爭,為了蒐集課堂作業資料,偶然的機會在學校裡參加一個有關於「和平」的研討會。會中看見學長姐們持立開放的態度,表達信仰下對和平的看法。他們的信仰看待全世界都與他們息息相關,這樣擁抱世界的熱情與開放自由又成熟的態度,讓石保祿感到悸動,憧憬能像他們一樣成長。石神父知道這是天主的邀請,透過這個團體給他答覆,在生活中具體活出信仰的答覆。在這群人身上,信仰的詞彙不再抽象,他們相信信仰的道理價值且展現於生活中,透過與他們一起學習分享生活,更可以理解從小由父母親所教導的天主教道理,敘述的詞彙是具體理性的。這是石神父與共融與釋放團體相遇的初體驗。

另外,石神父也提及首次參加團體的開學聚會,讓他體驗信仰是真實的生活陪伴。聚會是在聖方濟各出生與埋葬的亞西西聖方濟各聖殿(Basilica di San Francesco d'Assisi,2000年已列入世界遺產)。上百個青年相聚,男男女女彼此呼應的單音早禱聲,莊嚴動人的繚繞於充滿中世紀羅馬後期畫風濕壁畫的美麗教堂中,這是石神父第一次聽到這麼多青年一起祈禱,聲音非常美妙。聖詠變得真實且充滿意義。當下,石神父體會並看見是活生生的信仰為根基,才能建蓋這麼美麗的教堂,在開學聚會裡經歷美麗且鮮活的信仰。

無論是在學校小小的團體或是上百人的開學聚會,都是美麗的經驗與再再答覆信仰生活。與團體的青年連結在一起,讓石神父感到信仰不再是籠統孤單的,是活生生的日常生活。

「聖召是當下的事情,是天主為你安排的路。哪裡看到天主的臨在與作工,你永遠就屬於那個地方……」-孔天予神父

孔神父離鄉背井在台灣服務十年,邁入中年的四十三歲又再度回到義大利,重新開始新的工作,談起自己的聖召與新工作的適應與學習。孔神父表示身在羅馬,心神思考卻是擁抱全世界。日常中有很多會議與思考,在於討論修會的未來與世界各地修會服務的發展情形。他與8個神父一個執事共同負責修道院和整個修會,照顧修院裡的二十一位修士,與他們分享台灣經驗的同時,也是自己學習與適應的過程。修院生活已與十年前的經驗不太一樣,因為教會是不斷地在進步。身為修院院長,孔神父認為聖召是神聖的工作,重點不在自己指導了修士多少,而是一起學習天主、傾聽天主。這個工作需要很多的祈禱,與天主合作,看看修院的修士們適不適合當神父,未來要派遣何處等等。

到羅馬任職有回家的親切感,因為自己的司鐸聖召是在2004年從羅馬修院鄰近公園散步時的啟發,現在每天經過同樣的街景,會聯想到自己的初衷。憶起過往也回到當下:「天主要你做甚麼,就是聖召。」因為聖召是當下的事情,是天主為你安排的路。哪裡看到天主的臨在,哪裡看到天主的作工,在那裡與天主建立關係,你就永遠屬於那個地方,那裡就是你的家。超越時空的事件,那些人永遠在你心中,不曾離開。就像在場的同伴,在心中不曾離開。羅馬有家的親切,台灣有家的熟悉。

孔神父回應43歲要如何重新開始?答案是從信仰開始,天主的旨意開始,與祂的臨在在一起開始,這點不容易但很也簡單。九月開至今,實際上很少有空閒時間翻看台灣的照片停留在回憶裡,因為日常也與在台灣的大家有著很深的團結和合一寄於祈禱中。


見面會始於歡樂歌聲中,藉歌詞意境於團體中彼此鼓勵支持。第一首歌是「主,我很快樂」:表達跟隨主的歡樂。第二首是「La Strada」(道路):團體是同道而行的,往家的方向前去。(潘逸文攝)

「珍貴且美好的面對面」-與朱撒尼神父、教宗方濟各親身相遇的經驗


【石神父與朱撒尼神父的相遇】

「朱撒尼神父說的話鏗鏘有力,像石頭建築城堡具體且有意義,信仰變得很容易懂。」-石神父

石保祿神父憶起在米蘭天主教聖心大學就讀時,朱撒尼神父任教的情形。他在大一大二的課程中教導共融與釋放團體所熟悉的「人的宗教性」、「基督宣言的起源」和「為什麼有教會」3本書。朱撒尼神父對於他想要和學生講的內容充滿熱忱,真的渴望學生能聽懂。於是,在課堂中他總是再複習一次上次所說的內容,講得更深入完整,最後五分鐘再開始新的內容。這份傳授信仰的熱忱對石神父有很大的影響,從朱撒尼神父口中所講出來的信仰,是具體的事件、是新聞、是生活中的大小事。他關心每天發生的事情,對全世界充滿熱情,他說的話語容易懂又十分有份量,充滿意義。他的話像石頭鏗鏘有力,又像石頭堆疊建築,每一塊都有他要去的地方,堆砌蓋成城堡後,一切都變得具體美麗又易懂。

朱撒尼神父有時會用敏銳的方式批判或是諷刺政治人物發表談話的內容,讓一整堂課60分鐘充滿笑聲,引起大家的興趣,讓大家強烈的感受到基督信仰是真實的生活。他認為每個人都有價值,用人的理性可以理解。他引導學生們看見基督徒是按照理性去生活,相信耶穌基督是理性的態度,只有在基督宗教內,理性可以真正的開花結果。

最後,石神父分享在大一時,共融與釋放團體四百多個大學生在聖心大學的每月聚會。一個月一次的聚會中,朱撒尼神父回答學生們提出的任何問題,朱撒尼神父的回答都讓石神父感到驚艷,他帶領學生開拓新視野、擁有新眼光用新的角度看事情。印象深刻的是有一個年輕人提問了關於生命無意義與感到痛苦的問題。朱撒尼神父回應,這問題的答案沒有一個純粹理性的解釋,無法以理論來回答痛苦的奧秘。唯一能夠回答這個痛苦的奧秘,就是看著十字架上的人,唯一能答覆的是耶穌降生成人的真實事件,為了拯救我們,降生成人來分享我們的痛苦。邪惡和痛苦是對我們生活的矛盾,我們無法用理性解釋。因為天主本身體驗痛苦,穿越痛苦與我們在一起,使我們在生活中仍有渴望且不孤單。透過朱撒尼神父,接觸到天主教教會的傳統,由他口中,信仰變成具體的生活,讓我們和教會聖人的經驗連結在一起。


【孔神父與教宗的相遇】

當教宗握著我的手,我在教宗的耳邊說:「我曾住在台灣十年,請教宗為台灣天主教會祈禱。」-孔神父

孔神父回憶起教宗接見共融與釋放團體的那天,是坐在教宗旁邊的座位,孔神父自問,為什麼可以與六萬多人一起出現在聖伯多祿廣場,可以近距離的看見教宗。這並非理所當然,心中充滿感謝,感謝天主,也感謝團體。這個難得的相聚帶來最大的收穫是天主給予的團結合一,六萬多人有條不紊的秩序,從合一的祈禱詠讚中,看見團體的美麗。

教宗花了一些時間親近群眾,把自己獻給大家。由於教宗行動不便,舉步維艱的痛苦中,看見他對群眾的愛。教宗是耶穌的代表,是天主的代表,他說的話像是爸爸對孩子的鼓勵,有著不可思議的吸引魅力。在散場時,孔神父期待又興奮的想著與教宗接觸的短時間裏,要和教宗說什麼才好?最後,孔神父對教宗說:「我曾住在台灣10年,請教宗為台灣(中華)天主教會祈禱。」


【石神父談教宗接見共融與釋放團體的意義】

「你們要回到第一次在加里肋亞與耶穌相遇的經驗中,而每一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加里肋亞」-石神父

石神父說起不久之前教宗接見共融與釋放團體與2015年教宗接見團體的異同與意義。強調我們與朱撒尼神父相遇是個恩寵,藉由團體,我們知道信仰是有價值的,我們遇到的信仰是真實的。

教宗接見團體的10月15日是週末放假日,於是,很多人能參加。是巧合也是一份天主和朱撒尼神父送給團體的禮物,疫情2年來第一次在聖伯多祿廣場上聚集6萬多人,不是彰顯共融與釋放團體很強大很厲害,是表示我們之前某時刻與耶穌相遇的心再度啟動

由於義大利的疫情,很多人不再進教堂,教堂變得空洞無人。許多人心裡很害怕,認為信仰對生活無意義。共融與釋放團體聚集在廣場上,正是告訴每一個人,信仰和我們的生活有關係,有價值的,我們所遇到的耶穌是真實的。我們能夠與朱撒尼神父相遇或遇到團體的人,真是一份禮物。

前次教宗接見共融與釋放團體是在2015年。那時,他與團體接觸的時間很短暫,他是嚴肅的爸爸,勸勉團體:「你們不要崇拜朱撒尼神父的灰燼,朱撒尼神父教育你們的重點是要跟隨耶穌!!目光不要只停留在朱撒尼神父這個工具上,是要注目定睛於耶穌。」嚴厲的勸勉顯現教宗的擔心,擔心朱撒尼神父對團體成員生命中具有舉足輕重的重要地位,導致團體偏離了方向。如聖經常提及的概念,只有兒子才會被父親修理,父親教導兒子是渴望他成長,但被修理指正的當下是難過的。滿滿人潮,帶著被訓斥的難過散場,離開聖伯多祿廣場。這一次的接見,團體成員懷著既期待又怕受傷害的心再次來到廣場,共同的希望是不要再被教宗責罵,大家有點緊張。

這次教宗停留在廣場的時間較上次時間長,在廣場每個角落近距離與大家見面,把自己提供給大家,擁抱群眾,像是藥膏,治癒2015年接見時的傷口,教宗安撫群眾,表達他的愛。這次他花很多時間強調朱撒尼神父的重要性,教宗是教會中的最高權柄,講了關於朱撒尼神父最重要的話:「跟隨朱撒尼神父,目的地是耶穌基督,要跟隨他、學習他,他會領導你們找到耶穌。」代表的是教宗對朱撒尼神父與團體的肯定。

如孔神父轉述教宗的話:「你們要回到第一次在加里肋亞與耶穌相遇的時刻,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加里肋亞。」對石神父來說,是高中時期,念大學時早禱的聲音,改變生命的時刻,那個聲音就是石神父與耶穌的相遇。教宗說:「你們要記得第一次與耶穌相遇的那個時刻,無論何時何地,朱撒尼神父都與我們同在。」在廣場上等待教宗的時刻是個紀念回憶的時刻,一起念晨禱,使石神父憶起14歲時同樣的畫面,回想起第一次和耶穌相遇。在廣場上聽到朱撒尼神父的錄音,那聲音也是第一次和耶穌相遇的時刻。教宗接見是一個紀念的時刻,紀念這個時刻的美麗,現在仍存在,我們曾經相遇,現在繼續持續著。

聖嘉祿兄弟會目前在台服務有4位神父與義大利總會訪台的神父,共同參與了共融與釋放團體的見面會。分別為泰山聖方濟沙勿略天主堂本堂安吉恩神父(左1)、新莊聖保祿天主堂副本堂王新盟神父(左2)、聖嘉祿兄弟會修道院院長孔天予神父(左3)、聖嘉祿兄弟會總會會長石保祿神父(左4)、聖嘉祿兄弟會台灣分會會長柯士達神父(右2)、新莊聖保祿天主堂本堂沈祈安神父(右1)、(潘逸文攝)
聖嘉祿兄弟會目前在台服務有4位神父與義大利總會訪台的神父,共同參與了共融與釋放團體的見面會。分別為泰山聖方濟沙勿略天主堂本堂安吉恩神父(照片左1)、新莊聖保祿天主堂副本堂王新盟神父(照片左2)、聖嘉祿兄弟會修道院院長孔天予神父(照片左3)、聖嘉祿兄弟會總會會長石保祿神父(照片左4)、聖嘉祿兄弟會台灣分會會長柯士達神父(照片右2)、新莊聖保祿天主堂本堂沈祈安神父(照片右1)、(潘逸文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