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活動報導】寒風凜冽穿梭於吵鬧市集中的靜默-與主同行的苦路

    【CL台灣分會 記者鍾奇芳/新莊報導】「旬」是中國傳統時間單位,十天為一旬。四旬期的意義字面上的意義是四十天的時期,而在基督徒的生活中四旬期真正的意涵,是在這期間的齋戒與心靈準備,效法並紀念耶穌曠野守齋、祈禱,對抗誘惑,準備耶穌復活的期待與來臨,以紀念基督逾越死亡,光榮復活。

    共融與釋放團體於3月9日進行四旬期的拜苦路活動。一早的天氣是一個寒風凜冽的乾冷低溫, 30餘人集合於新莊聖保祿天主堂後走出教堂,一行人穿梭於喧鬧的菜市場與靜默念想耶穌受審判的苦路,市集喧鬧與靜默前行形成對比,如同呼應著耶穌受難時的心中澎湃孤單與無知人們的作為,不同的時空卻有類似相同的場景。

    共融與釋放團體台灣分會會長柯士達神父表示走出教堂拜苦路的意義有二:一方面是宣揚福音,叫人看見我們是基督徒。一方面是團體共同行動的彼此支持,方能成就獨自個體不敢做的事,例如:舉著十字架遊街。

    透過這次拜苦路,從市集小販熱情的反應,大聲向隊伍揮手說:「你們又出來活動了。」,也讓我們知道傳揚福音的果效,自有天主美麗的計畫與進度安排,身為基督徒的我們生活於基督內即是傳福音的種子。在團體中生活,讓我們更能與耶穌相遇。

    拜苦路之後,柯神父也帶領大家,一同欣賞復活節海報與導讀海報上朱撒尼神父與教宗方濟各對復活節意義的詮釋。今年的復活節海報真跡在義大利錫耶納主教座堂博物館內,擷取《聖母像》祭台畫的三角楣:耶穌在上鎖的門後顯現給宗徒們。是由義大利錫耶納Siena畫派創始人杜喬(DUCCIO diBuoninsegna,1255-1319)的作品,以點金技法、細節裝飾筆觸更顯宗教的神聖性。海報是傳福音的一種方式,由共融與釋放團體於復活節、聖誕節印製致贈全球各地教友,冀由藝術畫作讓人看見天主造物的美麗。

圖片:杜喬(DUCCIO diBuoninsegna,1255-1319),錫耶納主教座堂/Sala,佛羅倫斯

海報賞析:共融與釋放台灣分會會長柯士達神父以宗教藝術的角度帶領海報賞析,深入淺出的說著拜占庭畫風、翡冷翠錫耶納兩個城市故事與畫作的由來。
寒風凜冽中,與主同行的拜苦路,共5處。從新莊聖保祿天主堂出發,穿越人聲鼎沸的菜市場,來到新莊體育園區,聆聽福音、神父講道,重新經歷耶穌的苦難之路。在公眾活動區詠唱,顯露團體中彼此陪伴的勇敢,是經驗耶穌臨在,亦是福傳種子散播的時刻。

更多的照片:四旬期拜苦路 24’ | Flickr
攝影:蕭宏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