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為什麼有教會》新書精華簡介

   《為什麼有教會》是朱撒尼神父繼《人的宗教性》、《基督宣言的起源》兩本書之後的最終章,為這系列教程的最後一本。我們將書中豐富的內容稍作整理為六個小單元,其中標為粗體的字,在第二單元:朱撒尼小字典中,也將進一步介紹。


1.從前從前,有一群人‧‧‧‧‧‧

  講到對教會的印象,你有什麼畫面呢?一群每週日上教堂的人、聖誕節在路上唱歌報佳音的人、漂亮而挑高的建築,或是熱心投注公益、關懷弱勢的教會團體?

  這場展覽的主角是一本書──《為什麼有教會》(Perché La Chiesa, Luigi Giussani),朱撒尼神父以獨特而清晰的觀點,向我們介紹教會的起源、教會的特色,以及教會在今日的使命。

   2000多年前,基督徒就像其他的希伯來人一樣,也是在聖殿中聚會;更正確地說,是在聖殿的走廊聚會。有一個小團體經常聚在廊下,聽一個人說話。人們問:「這些人是誰呢?我看到他們常常聚在這裡。」有人可能會回答說:「他們是納匝肋人耶穌的追隨者。」教會就是這樣開始的,逐步地在公眾場合「讓人們看到自己」,教會是一個社會性的、具體可見的團體,令人感到好奇:「他們為什麼聚在一起呢?」(參《為什麼有教會》p. 119

  這一小群跟隨耶穌的人是跟你我一樣的老百姓,他們的職業主要是漁夫,最著名的幾位門徒包含伯多祿、安德肋、若望、瑪竇。耶穌告訴他們:「來跟從我,我要使你們成為漁人的漁夫」(《聖經》瑪竇4:19)。意思是,有比捕魚更重要的事,你們的生活將要變得不同。


2.天主召集了他們,賜給他們有如磐石般堅固永恆的生命

   在《聖經》的傳統中,最常用來比喻「真理」的詞是:「磐石」或「岩石」。試著想像當時人們的地理環境,閃米特人屬游牧部落,居住在沙漠中,時時充滿著風與流動的細沙、塵埃。因此,在他們的思想中,岩石是令人安心的形象。人們嚮往安全的處所與穩固的事物,比如:水、食物、棲息和建設活動。岩石也進而被用來形容天主:「祂是人們的依靠者,在祂的基礎上,人們可以開始建築生活、創造意義。」

  基督徒團體在其誕生之初,就將自己理解為一種「做見證的處所」(參《為什麼有教會》p. 134,就像《聖經》中岩石所比喻的穩固空間。在此,基督徒見證彼此如何慢慢地被神改變,以及見證天主確實存在。基督徒聚會(希臘語 ekklesia,拉丁文ecclesia 英文 church )這一定義,即天主召集了那些「屬於祂的人」(參《為什麼有教會》p. 136,聚集在一起。

  天主揀選人,並透過人來傳播祂的旨意。祂對宗徒伯多祿說:「你是伯多祿(磐石之意),在這磐石上,我要建立我的教會,陰間的門決不能戰勝她。」(《聖經》瑪竇16:18)即便神給每個人的使命不同,大家各自的經驗加在一起就是整個教會的價值,其所表達的就是我們的主在不同的經驗中所展現的深刻而又整合的事實。


3.基督耶穌既是人,也是神,來到世上親自參與我們的生活

 

  耶穌就像是一位朋友,以其整全的人性與神性,為其在路上所遇到的朋友而出現,人們可以和耶穌談話、爭論;也可以對其在廣場上的宣講有所回應或投入;祂可以回答他們,糾正他們:祂是一個實實在在的、客觀的、對人的主體性進行教育的存在。

  耶穌在世的旅程有33年,他誕生在一個小地方納匝肋,是若瑟與瑪利亞的孩子。祂實際與門徒相處、旅行傳道的時間則有三年,最後被釘在十字架上死亡、第三天復活,繼續與門徒們相處40天後升天,回到祂的父親身邊,完成階段性的使命,並告訴人們祂將再來。在聖經《宗徒大事錄》中,路加描述了這樣的情景:有一群人,自復活後的耶穌在地上生活的那些日子起,他們就一直像團體一樣地生活著。但實際上,他們的聚集完全有理由解散,因為他們的這種集體式的生活方式是來自於一個奇特的人,而祂不在了。

 


4.教會就是基督降生成人的事件在歷史中的延續

 

  有些人想:「隨著祂的死亡,真的一切都結束了嗎?」(參《為什麼有教會》p. 108

  事實上,耶穌已經向門徒們許諾,當祂回到父那裡去的時候,祂會賜給他們一種能力,一種新的理解與安慰的能力聖神(亦可叫聖靈),這是一種「自上而來的力量」(參《為什麼有教會》p. 146,來自內心深處。藉著聖神的恩賜,基督徒就能夠開始以嶄新的方式去經驗那富於真理,充滿大愛的事實。祂要帶來的不是翻轉性地天大奇蹟,而是從我們日常生活中的細節慢慢改變。

  耶穌升天後,這群人繼續聚在一起,他們所傳遞的是:「對一個依然臨在的、生活的『人』的見證。」(參《為什麼有教會》p. 108教會的開始恰恰就在於這些門徒的團體,即便在基督死後,他們依然生活在一起。為什麼?因為復活的基督臨在於他們中間。逐漸地、慢慢地,門徒們學會了辨認關於那個人的神聖奧祕。這是一個逐漸確定的過程。

  在歷史中,耶穌基督是如何為人所認識的?是通過那些承認祂,且為祂所揀選的人。但是,祂的最終目的是為所有人所認識;那些首先認識了祂的人的核心團體,就具有這樣的作用向其他人傳播那些我們已經接受的真理。 

5.共融的生活

 

  「共融」,用希臘語來說是koinonia,英文是communion。這一詞語指明了基督徒之間關係的結構。基督徒意識到他們有著共同的生命基礎與意義,因此他們能感受到一種就像共同生活法則一樣的內在傾向,將物質與精神的資源放在一起,共同享用,而共融的泉源就是基督本身。

  教會共有七種聖事(儀式) ,而最能展現教會生活核心精神的就是「聖體聖事」,即每週紀念在最後的晚餐中基督將祂自己賜給我們(犧牲在十字架上),作為食物和飲料。聖體聖事的希臘文為Eucaristia,英文為 Eucharist 或是 Communion,在希臘文中意味著感恩,是整個團體生活的標記,透過聖體聖事,我們與神合一。

  我們所祝福的那祝福之杯,豈不是共結合於基督的血嗎?我們所擘開的餅,豈不是共結合於基督的身體嗎?因為餅只是一個,我們雖多,只是一個身體,因為我們眾人都共享這一個餅。

                                                                                              《聖經》 格林多前書1016-17

  「共融」、「聚會」這些詞彙除了表達一種生活模式,也指示一種固定的關係,有組織地、制度地,慢慢展開天主的計畫,整個教會如同一棵葡萄樹,以天主作為枝條,開枝散葉,在世界不同的角落,結滿果實。

 

6.天主的計畫──使人即便在卑微的境遇中,也能成為高貴而嶄新的人

 

  從歷史的發展來看基督宗教,我們會發現中世紀所傳播的是一種宗教的思維模式,是一種自然的傾向,使人可以很容易地意識到宗教精神與人所關心的一切事物都相關,以及天主是人的起源。到了文藝復興時期,人文主義盛行,儘管迸發了許多美麗的文學、藝術,人們開始失去生活的核心。在一種較為富裕的環境下,人漸漸地開始產生意識形態,在團體中充滿衝突。十四世紀初的歐洲,除了戰爭、饑荒與瘟疫橫行,社會裡有著嚴重的貧富差距,不如以往中世紀時注重友愛關係的社會結構。從人文主義大詩人佩脫拉克的詩,我們可以感受到當時的人心中常有焦慮與不安:


哪一種恩寵,哪一種愛,或是哪一種命運

能夠賜給我鴿子的翅膀,

使我可以飛向高天,尋找心靈的棲息? 


弗朗切斯科‧佩脫拉克 Francesco Petrarca,1304-1374 

(參《為什麼有教會》p. 63

  如果天主不是人整個生命的參照點,就表示有其他的事物取代天主的位置,因為人的心靈永遠都不可能是空無一物的。 唯一的理想被分割成了眾多的理想—美學的、政治的、文化的,每一種理念都以一種專制的方式佔有人的精力,人們認為自己應該去實現某種卓越的事物,好使人生有價值。

  中世紀的人傾向以天主為生活核心,成為各方面行事以神為基準、連貫而平衡的聖人,到了文藝復興時期,取代聖人的是一種在生活與行動的某一方面強而有力的人,而這個強而有力的人的心底缺乏永恆的平安

  事實上,我們無須為生命的價值與意義憂慮,因基督信仰排除了「人是無用的」、「時間是沒有意義的」和「人的行為完全是庸俗的」這樣的理念。(參《為什麼有教會》p. 70在這樣的視野中,人的任何行為都具有普遍的高貴性;人有意識地、熱情地與天主的計畫合作,並致力於其完成:從洗盤子到引導教會,從照顧嬰兒到以同樣的方式領導教會。因此,人是自由的,不會受限於身邊的境遇;人有自己的價值,而不是偶然性事物的奴隸;人能夠在最糟糕的條件中扭轉卑微的命運,並走向完善,獲得新的自我意識,成為一個真正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