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融與釋放團體台灣分會於2月22日(六),假新莊聖保祿天主堂舉辦朱撒尼神父追思紀念彌撒。天主教台北總教區鍾安住總主教主祭。聖嘉祿兄弟會神父們與教廷駐華大使館斯德望·馬佐提蒙席(Stefano Mazzotti,聖座特使)共祭。 追思紀念彌撒前,來自台北、輔大、新莊、泰山、台中各地共融與釋放團體的弟兄姊妹們共聚一堂,相互分享在團體學校中的學習與生活中的實踐體驗。 朱撒尼神父追思紀念彌撒全體大合照。 台北總教區鍾安住總主教主祭朱撒尼神父追思紀念彌撒 [CL台灣分會 記者鍾奇芳/新莊報導、黃曉柔攝影] 共融與釋放團體台灣分會於2月22日(六),假新莊聖保祿天主堂舉辦朱撒尼追思紀念彌撒。天主教台北總教區鍾安住總主教主禮,共融與釋放台灣分會會長柯士達神父、聖嘉祿兄弟會安吉恩神父、新莊聖保祿天主堂司鐸沈祈安神父、馬天諾神父、教廷駐華大使館斯德望·馬佐提蒙席(Stefano Mazzotti,聖座特使)共祭。來自台北、輔大、新莊、泰山、台中各地共融與釋放團體的弟兄姊妹們、堂區教友,一同參與追思紀念彌撒。 首先由共融與釋放台灣分會會長柯士達神父代表團體歡迎感謝台北總教區鍾安住總主教蒞臨新莊堂主禮彌撒,揭開序幕。柯神父並宣讀朱撒尼追思紀念彌撒的祈禱意向:「讓我們在這禧年向『希望的活泉』聖母瑪利亞祈求,願她帶給我們恩寵,能夠天天重新回覆天主的召叫。願露德聖母在我們兄弟姊妹會的旅途中守護我們,增長我們的感恩之情,感謝朱撒尼神父出現在我們的生命之中,也增強我們對教會的愛,渴望奉獻一己之力。最後我們祈求天主將和平賜予我們與全世界。」 其後台北總教區鍾安住總主教於彌撒中證道,除了介紹朱撒尼神父的生平之外,並讚揚朱撒尼神父藉教育的影響,也是福傳的工作,帶領了年輕人認識天主,以現代年輕人的方式,生活分享的方式,輕鬆的把信仰傳出去。強調朱撒尼神父除了是神學家,更是教育家,教導我們。說明如以下四點: 1. 以愛為本體活出愛的生活,活出信仰生活,尋找的真理就是耶穌基督。 2. 信仰是同道偕行,在團體中同行。 3. 耶穌基督是要傳出去,不應脫離世界,是擁抱世界。 4. 呼應今天的讀經,耶穌基督的救贖,愛是在團體生活中才能實現的。 鍾總主教繼續闡述:人不能自己一個人孤立的生活,需要在團體生活中與耶穌相遇,教會就是信仰耶穌基督的人組成的團體,在團體中生活合一,唯有在團體中才能體現愛的真...
來自北京、上海、香港和台北的共融與釋放中華區團體在澳門共同度過假期。這三天的行程充滿了對話、分享、遊戲,並體會到一種賜予的合一。 10月18日至20日,中華區共融與釋放團體在澳門相聚,共同參加假期活動,討論「開學聚會」的主題:「被召叫,也就是被派遣:福傳的起點」。在經歷了這些年來的歷史性事件,包括新冠疫情後,能夠舉辦這次假期本身就是一件值得慶祝的事。更別提接受這個邀請並不容易——假期得來不易,旅費昂貴,出入境也不簡單。然而,仍有來自北京、上海、香港和台灣的超過60人聚集在這個面向大海的小宗教場所,遠離了讓澳門成為「東方拉斯維加斯」的賭場。 剛到達時,有些人與多年未見的老友重逢擁抱,另一些人則與新朋友握手問好。也有人像高雪一樣,因為害羞而不敢大聲說出自己的名字。不知道是什麼樣的渴望,讓她從中國首都來到這裡。另一方面,Elaine接受了一位遠方老朋友的建議,決定參加這個活動,儘管幾乎不認識任何人。與高雪不同的是,她性格活潑,很快就破冰。或許正因如此,她們剛好被分配到同一間房間。 大家放下行李後,於18:30準時集合吃晚餐。柯士達神父帶領祈禱後,邀請每個人隨意找個座位,讓大陸、台灣和義大利的成員能夠彼此認識,意識到自己都是同一團體的一部分。在餐桌的輕鬆氛圍中,大家開始分享個人故事,彼此交織。 東東分享自己如何在無意間走進聖嘉祿修會的家,並因此與家人一起請求受洗;曉柔則是因為在臉書上看到一些滿臉笑容的照片而與CL相遇;心慈在大學裡的偶然相遇後不久前決定領洗。而煜煒在上海被同事Pilar的一句「我為你祈禱」深深打動。這些不同的面孔、截然不同的故事都表露出內心深處的渴望,渴望在這幾天裡見證奇蹟的發生。 晚上8點整,大家聚集在大廳,柯神父簡短介紹了假期的主題:「矛盾的事,自由是依賴天主」。一首開場歌曲《至少還有你》恰如其分地表達了自由與被愛之間的密切關係。Ning學寧精心製作的彩色卡片,讓每個人感受到被召喚、被期待。每人卡片上都有自己的名字,旁邊是一幅簡單的圖案:圓圈裡有一個小點,與圈外的X連結,象徵著與那位唯一能給予我們真正自由的存在的連結。晚間彌撒後,大家的對話延續到深夜,滿懷相聚的喜悅。 第二天早餐後,我們聆聽了台灣青年Bosco人權的見證。他剛剛結婚不久。他說:「我感到自己被召喚,邀請進入這個團體,這團體在潛移默化中改變了我對生命和關係的看法。我開始意識到信仰也影響著金錢...